My son Hsiang Hsiang

Sunday, May 03, 2009

大花咸豐草

前日, 在十一指古道, 翔翔和小瑜玩起鬼針草, 翔翔告訴我, 學校有教, 這是「大花咸豐草」。又於今日, 在五股準園生態教育農場的溫室中, 也有展示盆栽的大花咸豐草, 於是上網路查了資料, 綜合整理如下:

鬼針屬的成員有「大花咸豐草」、「咸豐草」、和「鬼針草」,它們的花是最大的辨識特徵。其中的差異在於「大花咸豐草」的舌狀花較長約0.8~1公分,而「咸豐草」的舌狀花較短, 約0.5公分左右,而「鬼針草」就沒有舌狀花。

大花咸豐草, 菊科, 鬼針屬. 別名:鬼針草、大白花鬼針、赤查某(閩南語)、同治草、白花婆婆針、小白花。

多年生草本. 直立莖, 綠色, 分枝多,表面附生白色茸毛,近根部圓柱形,上部呈方柱形,具明顯縱稜。葉單葉或奇數羽狀複葉,葉端銳尖,葉緣鋸齒狀。
花為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,繖狀排列,白色的舌狀花包圍著中央黃色的管狀花, 吸引蝶類為之傳粉。花謝後,著生在子房上方的花萼,發育形成果實上倒鉤芒刺的冠毛,瘦果(俗稱鬼針)成熟由綠轉黑. 瘦果會附著在人或動物的身上,藉由此找尋適合的落腳處。

四季皆開花。當初蜂農將大花咸豐草從琉球引入台灣,便是看上它四季開花,花粉產量大,可供蜜蜂採集利用。大花咸豐草只分佈在海邊, 中低海拔野地路邊。強悍的繁衍力和設計精巧的種子傳播方式,使得大花咸豐草成為平地、路邊野生植物的優勢族群。它甚至已經取代了較早移居台灣的咸豐草與鬼針草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